【編者按】
在學院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如火如荼開展之際,農職黨宣推出農職時評系列。旨在搭建一個引領廣大黨員干部和師生員工同心同德、團結奮斗、凝心聚力、干事創業的平臺,同時展示學院中心工作和重點工作中的特色亮點、典型事跡,全面呈現主題教育成果,講好農職故事,發出農職最強音。現推出時評六。
堅持馬克思主義實踐觀在實干擔當中建功立業
觀點,是人們對事物的看法。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這些基本觀點貫穿于馬克思主義科學思想體系之中,為我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
實踐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觀點。實踐決定認識,是認識的源泉和動力,也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習近平總書記的實踐觀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中的實踐觀點,著眼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圍繞著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一主題展開。
作為新時代的農職人,我們要以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為指引,扛起職業教育改革的大旗,在建設教育強國、農業強國的偉大事業中建功立業。這就要求我們要堅定政治信仰,勇于實干擔當,恪守為民情懷,將馬克思主義實踐觀貫穿于強國建設的偉大事業之中。
要有“亂云飛渡仍從容”的政治定力,做“政治明白的農職人”。政治定力是黨員干部定心定行之力、立身履職之基。政治定力不是生來就有的,多吸“理論之氧”,常補“精神之鈣”,在實踐中學會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把馬克思主義實踐觀與真理觀和黨性原則相結合,堅定理想信念,在大是大非前頭腦清醒,大風大浪前立場堅定,不畏浮云遮望眼,亂云飛渡仍從容,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農職人要傳承深植于血脈之中的紅色基因、農業基因和職教基因,做到“愛農強農,愛軍學軍,愛國報國,愛黨興黨”,常懷憂黨愛黨之心,強黨為黨之志,把初心融進靈魂,把使命扛在肩上,在“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生動實踐中建功立業。
要有“不到長城非好漢”的進取精神,做“實干擔當的農職人”。征途漫漫,惟有奮斗。偉大事業不是等出來、喊出來的,而是拼出來、干出來的。我們要有“不到長城非好漢”的進取精神,做實干擔當的農職人,在真抓實干中展現擔當作為。在學院改革發展實踐中躬身入局,挺膺擔當,以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為指引,全力投入到學院深化職教改革、推進鄉村振興,人才培養、科研與社會服務等各項工作中,發揚釘釘子精神,穩扎穩打向前走,積跬步以至千里。在干事創業的鮮活實踐中不畏艱難、奮發進取,做攻堅克難的奮斗者。
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做“師生至上的農職人”。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黨執政興國的最大底氣”。我們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任何時候都不忘記“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站穩人民立場,增強主動為師生服務的意識。在日常工作的綜合實踐中,把馬克思主義實踐觀與群眾觀點相結合,以滿腔熱情傾聽師生所急所盼,把師生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為師生辦實事、解難事,切實維護師生利益,增強師生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做師生至上的農職人。
初心如磐行致遠,使命在肩譜新章。在社會主義強國建設的新征程上,農職人要爭做主動作為的奮斗者,不做袖手旁觀的圍觀者,積極投身學院改革發展實踐之中,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奮斗精神,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在實干擔當中建功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