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在學院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如火如荼開展之際,農職黨宣推出農職時評系列。旨在搭建一個引領廣大黨員干部和師生員工同心同德、團結奮斗、凝心聚力、干事創業的平臺,同時展示學院中心工作和重點工作中的特色亮點、典型事跡,全面呈現主題教育成果,講好農職故事,發出農職最強音。現推出時評二。
傳承紅色基因 奮斗開創未來
5月的農職校園萬物并秀,草木葳蕤。屹立在美農湖畔的校史碑,猶如一面飄揚的旗幟,指引農職師生傳承紅色基因,奮斗開創未來。
上世紀50年代,黨中央號召城市知識青年到農村去,做祖國第一代有文化的農民,學院的前身——北京青年農場在天津茶淀應運而生。包括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子女親屬在內的一大批北京市知識青年滿腔熱情來到青年農場投入火熱的勞動之中。1958年,彭真、賀龍、聶榮臻、楊尚昆等四位領導人親自到青年農場,聯合題詞:“鼓足干勁,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加強鍛煉,提高政治覺悟”,為青年農場和后來成立的學校注入了原始紅色基因。學院清河校區溯源于北京市八一農業機械化學校,是中國人民志愿軍響應毛主席“支援農業合作化和農業機械化”的號召,在全軍捐款107萬元的基礎上建立而成。學院香山校區和北苑校區均脫胎于黨的干部教育事業。紅色基因牢牢根植于歷代農職人的血脈之中。
作為北京市唯一一所獨立設置的農業職業院校,新時代傳承紅色基因就是要“愛農強農,愛軍學軍,愛國報國,愛黨興黨”。“愛農強農”就要立足“三農”、心系“三農”、奉獻“三農”,把“農”字的烙印深深印在農職人的心中。“愛軍學軍”就要敢于斗爭、敢于勝利、忠誠擔當,做到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愛國報國”就要熱愛祖國、報效祖國、振興祖國,牢記“國之大者”,用我們農職人的知識技能報效國家。“愛黨興黨”就要真心愛黨、堅定護黨、全力興黨,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紅色血脈是中國共產黨政治本色的集中體現,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力量源泉。”學院從誕生之日起就鐫刻了濃濃的紅色基因,我們要將這紅色血脈傳承下去并發揚光大。我們要把知農愛農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把家國情懷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各環節,學習解放軍堅韌執著、忠誠奉獻和無所畏懼的擔當精神,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為建設都市農業特色鮮明、世界一流農業職業院校而努力奮斗!